都在说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产品升级、模式升级,从开始的布局到现在的红利期的到来。一个全新的领域,开场的时候肯定是一大批资本蜂拥而入,到中场休息的时候退场一部分,真正熬到结尾的寥寥无几。 家装行业这几年一大批的互联网家装品牌让人眼花缭乱,这样的公司的套就是:给传统的装修公司进行家装培训,用社群的概念玩家装品牌推广,然后再通过地推的模式,在全国各个地方进行线下分享,再最短的时间内聚集一大批对家装感兴趣的人,然后再他们所谓的互联网家装模式的概念,从而吸引到商家的加盟。 当我们被一个品牌的时候,我们就没有想到:一个只有一年左右时间的家装品牌叫品牌吗?如果他们都能够叫品牌,像东易日盛等真正的知名家装公司这么多年都在浪费时间了!就算给你加盟了一个特别牛逼的家装品牌,你落地地方以后,没有资源、没有人员、没有工班,你觉得他们的如何高大上,如何可以一场活动签多少多少单,网站可以一个月多少多少流量,可以吸引多少多少同行的人加入你们的团队,现实吗?换句话说,如果你真具备了这些要求,你还去加盟他们的品牌干什么。 再来聊聊所谓的全国少门店活动形式。到年底了,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吸引家装公司进行培训的方法,送全国门店联盟活动!我真的是想不通,这些家装公司老板都是怎么想的。你们又不是全国加盟公司,这样的东西跟你们有关系吗?培训就培训,为什么为培训附加这么多虚头八脑的形式感呢?当形式超越本质的培训,我觉得就失去了家装培训真正的意义! 存在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个行业确实专业的人才。提到的现象,更多的还是发生在小微型的家装公司中,因为公司在当地太小,突然来这么一个“高大上”的家装活动,他们觉得可以提过品牌的知名度。可以回过头看看,就算你挂上了这些的名头,你们做家装活动的效果怎么样?线单了,我想这是不可能的,该签单的客户还是签单,不签单的可以还是签不了!唯一成就的就是主办方:他们可以用更加响亮的广告去“吸引”更多的小微装修公司。 家装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费心思、特别需要人的行业,从前期的客户沟通、到后面的设计师、到下面的施工(泥工/木工/瓦工/油漆工等等)、再到过程中的质检、材料商家对接等等,一个家装下来过程中需要对接好几百人。一般工期都是2个月左右,乃至一年以上。 所以说,家装公司是一个最需要人才的行业,各个节点都需要专业和用心的人来进行家装管理和把关!如此繁琐的行业,如果没有对应的人在做家装管理,可以说这个公司就是不长久的。那么对于人才的储备,我们各个家装公司就要多花心思了! 我们都喜欢招一些上手就可以用的人(我想这个没有谁是不喜欢的)。但是我想说的是,其实有时候一张白纸会更好,可能前期的时候需要我们去手把手的交,但是我们可以在培养的过程中去观察,这个人的资质、人品等等,这样的人培养起来用的会更加放心和随手。 有人会说,培养人是好,但是成本代价太大,相比挖墙脚更加省心省力。的确,我们可以用一点点手段挖一个“厉害”的人加入我们团队,但是我们就敢,其他公司不会用更加具有力的条件再把这个人挖走吗?我想这个谁也说不好! 人才的储备,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部分,那就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归属感。相比的对比,唯一没有可比性的就是企业文化和归属感。企业文化,是企业传递公司价值的,告诉下面的员工,公司未来的发展和愿景;归属感,是这个员工在公司中自己的感觉,如果这个公司每天、竞争激烈、等等,那么就算老板花大价钱挖来一个员工,我想这样的员工也是不长久的。 看看现在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加大对员工的关怀和工作的营造,其实也就是要给员工企业文化和归属感。连知名的企业都在重视这些,我们这些家装公司就更加需要重视起来。当然,如果公司是想长远发展的话! 推荐:
|